通常,冲压件工厂重要的三个步骤是剪、冲/切、折。
冲压件有时也作扳金,一般是将一些金属薄板通过手工或模具冲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,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,并可进一步通过焊接或少量的机械加工形成更复杂的零件,比如家庭中常用的烟囱,铁皮炉,还有汽车外壳都是板金件。
冲压件加工就叫钣金加工。具体譬如利用板材制作烟囱、铁桶、油箱油壶、通风管道、弯头大小头、天圆地方、漏斗形等,主要工序是剪切、折弯扣边、弯曲成型、焊接、铆接等,需要一定几何知识。
冲压件就是薄板五金件,也就是可以通过冲压,弯曲,拉伸等手段来加工的零件,一个大体的定义就是在加工过程中厚度不变的零件。相对应的是铸造件,锻压件,机械加工零件等,比如说汽车的外面的铁壳就是钣金件,不锈钢做的一些橱具也是钣金件。
现代钣金工艺包括:是灯丝电源绕组、激光切割、重型加工、金属粘结、金属拉拔、等离子切割、精密焊接、辊轧成型、金属板材弯曲成型、模锻、水喷射切割、精密焊接等。
冲压件在级进模中,通过冲切冲压件周边余料的方法,来形成冲件的外形。冲压件产生翻料、扭曲的主要原因为冲裁力的影响。冲裁时,由于冲裁间隙的存在,材料在凹模的一侧受拉伸(材料向上翘曲),靠凸模侧受压缩。当用卸料板时,利用卸料板压紧材料,防止凹模侧的材料向上翘曲,此时,材料的受力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。随卸料板对其压料力的增加,靠凸模侧之材料受拉伸(压缩力趋于减小),而凹模面上材料受压缩(拉伸力趋于减小)。冲压件的翻转即由于凹模面上的材料受拉伸而致。所以冲裁时,压住且压紧材料是防止冲件产生翻料、扭曲的重点。
五金冲压件常见的撕裂、歪斜形式 中间护面支架冲压工艺流程为:落料冲孔--冲孔切口--翻边成形--切口--翻边。中间护面支架成形过程中发生撕裂、歪斜的形式多种多样,其撕裂部位主要分布在制件孔型处,侧壁拐角处R圆弧与壁颈交界处等,因冲压成形与生产工艺条件的差异,各断裂部位所占的比例不同。撕裂可以是一次性成形撕裂,也可以是由于疲劳裂纹即隐形裂纹发展引起的撕裂。
原因分析,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,通过检查制件撕裂部位、断口形态及挤伤程度,认为引起制件撕裂、歪斜行为主要体现在翻边成形工序,引起此工序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下:
成形工艺参数执行不到位 ,在制件成形过程中,工艺要求凹模、压料芯以及两者的制件必须紧密贴合在一起,在机床滑块下滑时压迫板料塑性变形而实现成形。但现在由于压制出的制件存在质量不稳定等缺点,就说明机床压力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压力跳动不均衡状态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加工技术人员未按工艺*要求在这一阶段及时对机床压力进行调整,或者是在每个班次的交接时,没有相互沟通机床压力稳定性信息,而导致制件质量不稳定。
翻边成形模具设计缺陷 ,该模具为一模双腔左/右件公用,由于本工序内容除翻边外,还兼备形状成形内容,加之制件特殊复杂,弯曲面狭小,成形要求凹模压料芯与成形面相符等,导致模具结构条件成形行程大,压料面积小。设计人员在初模具设计时,仅考虑到了压料面小这一特征,却忽视了压料芯成形导滑行程。
五金冲压件的技术要求:
1、化学分析、金相检验
分析材料中化学元素的含量,判定材料晶粒度级别和均匀程度,评定材料中游离渗碳体、带状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级别,检查材料缩孔、疏松等缺陷。
2、材料检查
冲压件加工的材料主要是热轧或冷轧(以冷轧为主)的金属板带材料,五金冲压件的原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,它保证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。当无质量证明书或因其他原因,五金冲压件生产厂可按需要选择原材料进行复验。
3、成形性能试验
对材料进行弯曲试验、杯突试验,测定材料的加工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r值等,另外关于钢板成形性能试验方法,可按薄钢板成形性能和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。
4、硬度检测
五金冲压件的硬度检测采用洛氏硬度计。小型的、具有复杂形状的冲压件,可以用来测试平面很小,无法在普通台式洛氏硬度计上检测。